谁的童年没有在王府井书店和西单图书大厦度过一个悠闲下午呢?在电商冲击下,实体书店虽然没有被完全取代,但如今的它们似乎也早已不再是单纯的“图书销售场所”,而逐渐演变为一种生活方式的独特载体。
到了2024年,还会有人走进书店吗?时至今日,书店里有了什么变化,书店里除了卖书,还能做些什么?如果要追溯这种变化的起点,我们或许可以回到上世纪90年代末。
1998年5月18日,全国最大的图书零售店——北京图书大厦正式开业。大厦占地1.6万平方米,陈列的图书和音像制品超过10万种,还提供阅览室、音像区、儿童知识乐园、咖啡厅和快餐厅等多元化服务,迅速成为当时书店行业的风向标。自此,多业态经营的图书大厦慢慢的变成为业界的趋势。
过去,书店的日常场景除了人们安静的看书,最多也就是举办个签售会、读书会,一切似乎都围绕着书展开。然而,随时代的变迁,书店的功能与角色也在悄然发生变化。
如今,北京的实体书店正通过“书店+”模式,以书籍为核心,打造全新的文化体验。
书店不仅承载人们“向内求”的需求,它们还超越了书籍本身,外延成为文化交流、思想碰撞和社交互动的场所,满足了现代生活的多元需求。
关于“书店+”的趋势,或许存在不同声音,但面对数字化时代带来的挑战,书店的多功能性与复杂性正是其独特魅力的来源,而这种多维度的体验也赋予了实体书店持续的吸引力。
书店不再只是书架与文字的堆砌,而是慢慢的变成为城市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。通过挖掘自身的独特性,并结合精美的设计与多元化的文化业态,书店吸引了大批读者和读者之外的探访者。
今天就跟着TO君一起瞧瞧,在2024年北京的书店里,除了书还能找到什么?
还在家里埋头读书?不如来到书店,与他人面对面交流,交换观点。书店本应是思想碰撞的场所,但在现代社会中,这一功能似乎渐渐被淡化,更多地成为了个人静思的空间。然而,潮流总是循环往复,如今,过去那种人们聚在一起讨论作品的场景正悄然回归。
在当今的北京,书店已然转变为集体文化活动的活跃场所。像“共读会”和“观影团”这样的活动,无论是「中信书店」「PAGEONE」这种大型连锁书店,还是「春风在」「彼岸书店」这样的独立书店,都时常能见到,而去参加了,也成为了很多“文艺青年”的生活方式之一。
定期举办各种交流活动不局限于文学经典,还涵盖了影视、哲学、心理学等多种领域,有时创作者也会去参加了,进行深度交流。
书店独有的宁静与文化氛围,与音乐或影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相互交织,常常在不经意间激发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情感共鸣。在「码字人书店」不大的书店空间里,也经常会举办演奏会和观影团一类的沙龙活动。
虽然店内空间不大,但图书的选品上十分用心,藏书多为人文类的经典之作,涵盖文学、社会学、心理学、哲学与艺术等领域,这也为深度讨论打造了理想场所。
蓝色的落地书架常常摇身一变成为舞台,而每次登台的表演者也总在变换。当音乐在书架间流淌,投影的光影在书页上轻轻掠过,书店成为感官与心灵交汇的艺术场域。
在书店里跳舞或听摇滚乐会是怎样的感受?最近,慢慢的变多文化活动走入书店,静谧的空间摇身一变,成为了Livehouse和摇摆舞厅。
读上一整天书难免疲惫,可以在「模范书局」就地加入派对体验一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氛围。静谧与朋克的狂野,严肃与舞蹈的欢快,形成了一种看似矛盾却又奇妙契合的独特气场。
音乐在耳边回荡,身体随着节奏摇摆,而目光却被所处的百年的教堂、四周的书籍与藏品吸引。这一刻,视觉与听觉的交错,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深刻美感。
在连大声说话都会引来白眼的书店里,低调和安静一直是不成文的规定,而这种“入侵”,正是对“规则”的颠覆与挑战。或许加入其中,对于很多人而言,是一场难得的出逃和叛逆。
每座城市都应有几家女性主义书店。自国内第一家女性主义书店——「女书店」1994年在台北开业以来,女性主义书店慢慢的变成为实体书店的重要且独特一部分。
除了网络上的性别议题的讨论,真实的生活中面对面交流这些话题的机会实在少之又少。有这样的契机,让人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、分享与互助,显得很珍贵。
通过书籍、沙龙、展览等多种形式,它们不仅为女性以及女性主义者创造了更多互助和共同探索的机会,还成为了帮助公众理解性别议题、消除偏见与误解的重要公共空间。
书店内充满了女性友好的设计,从书籍的挑选到空间的布置,「另一个书屋」都体现出细致与用心,这样的女性主义书店北京也有。
新迁至高碑店的书屋里目前藏书籍大致上可以分为四大类别:女性写作、女性主义与性别研究、妇女史(包括传记、访谈及相关研究)、以及女性权益与健康,其中90%以上的书籍均由女性作者创作。
这里还会定期展出女性艺术家的绘画、摄影和装置作品,并举办相关的女性主义主题活动,是北京女性互助与探索的重要公共空间。
“刺鱼”(thornback)源自西方殖民时期对26岁以上未婚女性的贬称,原本带有嘲讽意味。而「刺鱼书店」使用这一个名字,也还是为了表达对独立、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的认同与尊重,赋予这一词汇新的力量与正面意义。
这里主打港台及外版的社科、艺术和生活类图书,能够找到很多国内外女权主义和性别议题的内容。
除了书店设计师精选的各种小众语言单词,并配上中文解释制成的独特“鱼词”外,二楼的“诗歌超市”也是一大亮点。顾客可以自由挑选诗歌页,组装成属于自身个人的诗集,也别有一番趣味。
能够在家附近找到一个安静读书的地方,是一种简单而珍贵的幸福。在北京的“城市更新”过程中,书店慢慢的变成为了社区活力重现和文化复兴的重要载体。
人们对这样的空间要求通常并不复杂,只需一个可以舒适放松的角落,便能满足他们对于自由阅读的简单需求。而这些阅读空间,往往也孕育出一种独特而朴实的氛围,让人感受到宁静与平和。
与其他装修华丽的书店相比,社区书店更注重实用性和舒适度,而非追求奢华设计。选书范围也会相对广泛,从文学经典到社科、历史等类别一应俱全。
方庄文化中心的「三联韬奋书店」正是这样一个能够在此放松身心,专注于阅读与思考的空间。每到周末,这里总能吸引各个年龄段的读者如约而至,让人不禁想起曾经泡在新华书店里的那段时光。
在北京市政府推动的“十五分钟便民生活圈”政策下,书店不仅数量日益增多,功能也在不断丰富。它们不仅承载着文化传播的职责,还逐渐具备了便民服务的属性。
除了那些入驻文化中心的大型连锁书店,许多小型独立书店也悄然在北京的社区和胡同中生根发芽,成为城市文化、社区文化的一部分。
老舍故居附近的「可能有书」,就是这样一个能给人们创造细小而真实的美好瞬间的角落。书店的装修简约而不失温馨,隔壁包子铺的香味时常飘入店内,那是阿姨做的手工包子出锅了。
书店以清新复古风为主调,藏书以文学作品和诗集为主,契合了周边的文化氛围。「可能有书」还设有充足的座位和明亮的自习空间,成为年轻人办公、学习的理想之地,为社区增添了文艺气息,也为快节奏的城市生活提供了放松与沉思的空间。这些简单的幸福,也正是城市生活中最珍贵的部分。
在书店喝一杯咖啡,早就难以满足当代年轻人的“超绝松弛感”。于是,北京的书店饮品也逐步升级,从单纯的咖啡扩展到“日咖夜酒”,如今还可以在白天享受一丝微醺的惬意。
书店通常带有一种安静、沉思的氛围,而酒则为这种氛围增添一层微妙的放松感。藏在法源寺街区深处的「宣南书店」虽不大,却藏书丰富,涵盖了经典文学、现代畅销书等各个领域。
“窝”在书架之间,或安坐在水幕窗前的座位上,静静享受阅读的美好时光。书页翻动的声音与酒杯轻轻碰触唇边的感觉交织,「宣南」24小时开放的书店+日咖夜酒,将文艺青年的一天安排得明明白白。
隐身于电影院旁小门里的「AGORA阿果拉」别有洞天,选书风格也颇具趣味。店里的一大特色是一间专门陈列西班牙语书籍的书屋,以及各种看起来奇奇怪怪不知道主理人从何处找来的小书。值得在此偷闲半日,淘上一淘。
想象坐在「阿果拉」的落地窗前,有一搭没一搭的看着窗外夏日的暴雨倾泻而下,或冬日的雪花静静飘落。手中捧着一本书,啜饮着一杯小甜酒,书香和酒香交织在一起,享受双倍的满足。
傍晚或许是「naive理想国」最温柔的时刻。光线渐暗,书店内的灯光柔和温暖,安静的氛围与外界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,给人一种宁静又舒适的归属感。
在「理想国」,每款饮品都有个独特的名字,常常源自经典文学作品中,工作人员常常会拿着对应的书介绍酒水单。
点一杯钟情的酒,再配上一本相对应的书。酒的温润与书中的文字相互交融,似乎能激发出更深层次的思考与情感共鸣。尤其当你沉浸在某段精彩文字时,微醺的酒意仿佛让这一刻更加深邃而难忘。
添加TO小助手就可以获得入群邀请!找到组织,交换情报,结识新玩伴,再也不孤独!